榜样︱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初心
发布时间:2024-03-22 来源:福建纪检监察 微信公众号 字体显示:【 大 中 小 】 阅读:
“岗位变了,标准不能变;职责变了,要求不能变”。这是莆田市仙游县社硎乡纪委书记陈杰从接触纪检监察工作开始,就给自己立下的座右铭。
乘风破浪,勇敢做二次择业的“开拓者”
2017年,陈杰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,两年后进入纪检监察系统。从部队“老兵”到纪检“新兵”,从一线作战部队的营长到纪检监察系统的基层干部,从练兵备战的战位转移到执纪监督的哨位。变的是岗位,不变的是初心。

图为陈杰(左一)在社硎乡湖洋村开展一线接访。
刚进入纪检监察队伍,陈杰深知自己专业知识匮乏、实践经验不足,一年多时间里,他将所听所学一字一句记录下来,梳理了“核查流程、文件呈报、表格制作、银行查询、线索处置方式选择”等5大类60余个知识点,全方位消除业务盲点,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“门外汉”,逐渐成长为监督执纪办案的“内行人”。
攻坚克难,积极做审调工作的“战斗者”
“查办案件虽然辛苦,但却是自我提升最有效的途径”。在打好业务基础后,陈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审查调查实践中,通过磨炼找差距、补短板。“一回生,二回熟”,他开始学会在案件中分析梳理、归纳总结,审查调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
经过几年的沉淀和积累,现在,陈杰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,内审谈话、证据把关、资料研判等工作样样不落,成为了案件查办的骨干力量。

图为陈杰(左一)与同事一起交流案件查办情况。
2023年,陈杰参加了仙游县乡村振兴领域系列腐败案件的查办,在办案过程中,他对数笔涉案银行流水线索盯住不放,比对数百个银行账户、近万页流水信息、近百本卷宗资料,梳理各类资金比对表格30余张,通过最多高达6层资金来源和去向的倒推追查、抽丝剥茧,发现了多笔不正当资金来源和违规经商办企业的事实,固定了重要涉案证据,为案件快速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雷厉风行,用心做基层监督的“亲历者”
2021年,陈杰调任社硎乡纪委书记。围绕“做强基层监督”,他带领乡纪委积极探索“三三三”工作机制(三管、三访、三员),并根据乡情特点梳理了4类19项农村基层权力风险点、5类22项乡纪委履职清单和监督清单。
此外,陈杰着眼“一肩挑”村主干的权力运行制约难题,通过搜集汇总村主干的性格特征、兴趣爱好、工作表现、社会交往、历史违纪情况等动态信息,对村主干廉政风险点、风险等级及该村政治生态进行评估画像,创新建立村主干“廉政风险卡”,实现“一人一卡、一村一策”,确保监督“清单化、可视化”。
刚柔并济,耐心做人民群众的“倾听者”
“金杯银杯,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”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更要问需于民、执法为民,因此,陈杰十分注重与群众面对面了解诉求、心贴心回应关切,时刻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工作的第一位。

图为陈杰(左二)在田间地头走访群众。
2021年9月,陈杰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,社硎乡塘西村岐坪自然村群众亟需解决自来水紧缺问题。但该村地势高、道路窄,铺设供水管网需要较多资金,村干部也束手无策。知道这一情况后,陈杰立即向乡党委汇报,同时向乡水利站发放工作提示函,并督促分管领导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。资金到位后,陈杰带领乡纪委靠前监督,督促各方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,确保程序正规、质量可靠,最终顺利解决了该问题。
日常工作中,陈杰也会耐心细致地向实名举报人反馈信访件的核查情况,半小时以上的反馈电话对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饭。陈杰相信:“只要我们秉承初心,有理有据地向他们反馈事实的真相,他们总会理解支持,一遍不行就两遍,两遍不行就三遍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再复杂的矛盾都有可能化解。”

图为陈杰(右一)为群众答疑解惑。
这就是陈杰,一名奋战在基层一线纪检监察岗位的普通工作者,他有铁骨、也有柔情,对问题横眉冷对,也和群众俯首贴心。他始终秉持内心信仰,于平凡中坚持,于细节点优化,于不足处努力,用信念坚守纪检监察干部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庄严承诺。
附件:
相关链接:


